吊兰容易饲养,但常发生病虫害,极大地影响了吊兰的观赏价值,本文介绍了吊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!
疾病一:根腐病。
发病规律
主要危害幼苗,成株发病较少。早期植物的症状并不明显。随着根腐病的加剧,根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减弱,地面开始变黄和枯萎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吊兰一夜之间就会枯萎。
发病原因
土壤过湿,通风不良;根部病虫害,伤口多,细菌入侵植物;光照不足;温度过低,昼夜温差大。
防治办法
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灭菌,并与退菌特混合。
土壤消毒,种植时尽量在土壤中撒上50%的多菌灵,然后翻入土壤中。发病时,适当增加剂量。
每周用40%的根腐宁灌根一次,见好为止。
疾病二:白丝病。
发病规律
发病部位于植物地面附近的根部。早期有紫褐色斑点,后期叶柄逐渐腐烂。病部有许多白色的菌丝层。
发病原因
高温潮湿;土壤积水;通风透光不良。
防治办法
适度浇水,合理施肥,种植时不要太深。
种苗时,用福尔马林灌土消毒。
在白丝病频发的季节,用甲基托布津溶液灌根。
发病初期,在盆土周围撒一些石灰粉,15天撒一次,2~3次。
病害三:茎腐病。
发病规律
多发生在老株。茎变成棕色,叶子失去光泽下垂,整株逐渐死亡。一旦这种疾病难以处理,就要注重预防。
发病原因
土壤潮湿;光照通风不良。
防治办法
在细菌高发季节,保持土壤相对干燥,给予足够的光照和水分。
在细菌高发季节之前,尽量不要分株,不要翻盆,减少叶片伤口。
定期用药物灭菌。
病害四:炭疽病。
发病规律
主要危害叶片。发病初期会有很多黄褐色略有下沉的小点,后期会逐渐扩大。叶子很快干了,严重时整株都死了。
发病原因
环境闷湿,通风不良,花盆积水,种植过密,叶片受损。
防治办法
及时浇水,避免土壤湿度过高。适度施肥,增加磷钾肥。
确保通风良好,及时拔除病株,清理干净。
用波尔多液喷洒叶片,消毒。
病害四:害虫(线虫、蚜虫、甲壳虫)
虫害属于细菌性感染,要高度重视。
防治办法
加强水肥管理,增强植物抵抗力。
发病初期,虫子较少,可手动刮除,或用清水冲洗,但不伤叶。
使用杀虫剂,用1000倍的氧化乐果溶液喷洒,7~10天喷洒一次,2~3次。